首页 / 网游竞技 / 梦还楚留香 / 章节正文阅读

学而远行之----揭开神秘的西域(上)(1 / 2)

作品:《梦还楚留香

由于情节需要,在后面篇章故事将会带领大家“游览”一下中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此,余将整理出来的相关资料事前奉稿,以供偏好此类的读者参阅。至于小说情节中,若与之偏差的事件,则为戏化需要,资深读者朋友大可不必深究。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南北宽约4oo公里,东西长约1ooo公里,面积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维吾尔语意“进去出不来”,又称“死亡之海”。

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酷暑最高温度达,昼夜温差达40c以上;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最底只有四五毫米;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是风沙日,大风风速每秒达300米。由于整个沙漠受西北和南北两个盛行风向的交叉影响,风沙活动十分频繁而剧烈,流动沙丘占80%以上。据测算底矮的沙丘每年可移动约20米,近一千年来,整个沙漠向南伸延了约100公里。丝路古道南道的精绝、小宛、戎卢、圩弥、渠乐、楼兰等古代城镇和许多村落都被流沙所湮没。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中心,四面为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充满了奇幻和神秘的色彩。变幻多样的沙漠形态,丰富而抗监碱风沙的沙生植物植被,蒸发量高于降水量的干旱气候,以及尚存于沙漠中的湖泊,穿越沙海的绿洲,潜入沙漠的河流,生存于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和飞禽昆虫等;特别是被深埋于沙海中的丝路遗址、远古村落、地下石油及多种金属矿藏都被笼罩在神奇的迷雾之中,有待于人们去探寻。

与拥有巨大生命力的胡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一个个曾经喧嚣一时的名字,随着时光的流逝悄然消失,留在了厚厚的古籍或者后人无限的想象之中。玛札塔格山就是其中之一。

玛札塔格在维吾尔语中指坟山的意思,因山上有坟墓而得名。唐代文献中的神山就指此山,《宋史·于田态》称此山为“通圣山”玛札塔格山由红、白二山组成。在落日的余辉中,两座山峰如同两位披挂盔甲、长须飞翘的武士,头对着头,静静地仰卧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庄重而又安详。

玛札塔格山头耸立着汉代古堡和烽燧,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军事要塞和驿站。由于干燥少雨,历丝1千年仍然巍然屹立。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曾经繁盛一时的西域36国,以及联结丝绸之路的城镇、戌堡、佛寺、驿站,象一滴滴水珠,散落并渗透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文明消失了,无数个活生生的历史变成谜底藏匿在沙漠里。生活在沙漠南缘的维吾尔人说它是过去的家园或者消失的家园。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四周的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上,都有大量的冰川。每年夏季来临,山上的冰雪融化,汇入千万道沟壑,形成一条条河流,流进盆地的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连浩浩荡荡的塔里木河这样的大河,也把所有河水都留给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自己最终消失在漫漫黄沙之中,成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千山百川的水都流进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大漠的下面汇聚,形成了一个浩瀚深邃的地下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