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八八二章 蒯通(3 / 3)

作品:《秦时小说家

“江南之地产对节草的地方不少,对比起来……这里的对节草属于品相之地上佳!”

“可惜,这里的人不多,不然……以种植、采摘药材为生,也当可以过得富足。”

“……”

十月初!

江南诸郡之地,秋日之韵尚散去,似乎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临近午时,更是有燥热之感落下。

隐约还存有夏日余声。

滇郡!

位于江南最西侧之地。

那里的前身,是滇国、邛都古族、夜郎国、滇越、羌族……交错之地,族群甚多,风华蛮荒古老。

为将那里纳入帝国管辖,当年的帝国南征岭南之兵耗费相当大的时间、精力才功成。

才立下滇郡!

将部族之人编户造册给于归纳,铸就城池,迁移人口,开辟田亩,开拓水利沟渠,开辟驰道、要道。

也有一些不服的人,后来……就没有不服的了。

然!

滇郡太大太大,舆图而观,单单一个滇郡都足以比得上蜀郡加上巴郡,再加上黔中郡。

而滇郡民力连黔中郡的一半都赶不上。

地广人稀。

地形复杂。

多山多水、良田沃土不显。

丛林密集,野兽横行,更有一些古老的部族躲藏在深山古林最深处,难以为帝国统御管辖。

虽有不住的奖励生养,效果……一时间看不出来,人口基数底子太薄弱,欲要令滇郡看上去民力多一些。

数百万人都不多。

眼下!

连十分其一都不到。

绳水!

是一条发源于滇郡以西更为苍茫巍峨的大山深处河流,根据当地传说……发源于大雪山。

也有言语发源于昆仑山。

却一直没有人给于证实过。

绳水流急坎陡,江势惊险,田亩虽不多,因水利之故,因人少之故,依附于此的村落、集镇许多。

至于城池,鲜矣!

行走在绳水上游之地旁侧的一处古山林,这里的人类活动痕迹不显,这般时节……鼻息间满是枯枝落叶的气味。

拿着一柄特制的精铁药锄,房羽熟练的将一株绿植的根茎挖出来,瞅着肥肥胖胖的尺长根茎,很是心悦。

这是白芷!

根茎晾晒入药!

快速将根茎表面的沙土清理掉,轻嗅着根茎的气息,更为满意了,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之物扬起,于师尊、师妹她们一观。

这里的好东西太多了。

简直就是药材的宝藏之地。

在这里的密林深处行走,基本上走一步就能碰到一株药材,差别……就是药材珍贵与否。

尤其。

还能碰到一些没有见过的药材,半年来,师尊都辨别出快一百种新药材了。

惜哉,药性上……还在梳理。

需要很长的时间。

必须精细,若有差错,受影响的人就很多很多了。

“那……是谁刚到这里的时候,不住叫苦的?”

“这里……数百年、数千年……都没有什么人踏足这里,这里的一切都是天然生长。”

“这里的山川地脉天候……很适合一些药材的生长。”

“比如一些祛湿去热的药材,比如一些养气养水的药材,比如一些活血化瘀散风的药材!”

“……”

端木蓉一袭如旧的淡青色素雅裙衫,足踏兽皮短靴,此刻正站在一株陌生的绿株前,不住对其端量着。

绿株不高,也就一尺有余。

绿株枝干不大,形状却有些似灯笼。

时而,伸手取下绿株的一片绿叶,填入口中给于咀嚼,有一丝丝苦味,数息之后,给于吞咽,细细感知绿叶的药性。

于房羽此刻所言,摇头一笑,继而伸手对着眼前绿株的根部拂去,悠悠然,以绿株根部为中央,无形之力掠过,一株方圆见尺的凹陷出现。

绿株的根部出现。

是寻常的须状,不算别致。

吞咽下去的叶子,也没有太大感觉,很可能……这株不认识的绿株是寻常之物。

“师尊,师姐,快到正午了,伱们想要吃些什么?”

“似乎可以准备了?”

“待会我四周转一转,看看有没有可吃的,若是碰见野鹿之类的,就有口福了。”

“……”

金发碧眼,肌肤白皙,容貌更胜往昔。

身着一件淡灰色的劲装衫裙,不为彩绣辉煌,已然明丽,沫萝背着一个小药篓,抬首看向头顶,方位来看,正午就在眼前了。

自己可以生火造饭了。

“嘻嘻,沫萝,待会我和你一块去找找有没有可吃的。”

“若是有野鸡之物就好了,沫萝你做的土焖鸡真好吃,这里的天然香料很多很多,足可为用。”

“……”

房羽将摇晃了一下放在旁边地上的药篓,已经装了一半还多了,加上前几日收集的,足可用一段时间了。

这里的人……身上病患也太多了,几乎人人都有病,唉,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活下来的!

命还真大!

闻沫萝之言,也是抬首看了一眼天色,的确快到用饭的时间了。

用饭!

这次跟着师尊前来滇郡历练,若无师尊玄关的实力,若无沫萝的一手好厨艺,还真……挺艰难!

“沫萝,待会咱们去抓鱼,前几日做的那个石板烤鱼挺好吃。”

灵幻也将新采摘的药材放入药篓。

到饭点了?

待会可以享受享受了。

沫萝这个小妮子,厨艺越来越好了,无论什么做法,滋味都不差,真是……好天赋。

自己也有想着学一学,奈何……要么太咸了,要么火候太过了,要么不生不熟的。

真是……在天赋面前,用心的努力……多艰难!

“嘻嘻,都有,都有!”

“必须丰盛,这里的药材很多,食材也很多很多,尤其各种各样的蕈,南昌之地好像给蕈换了一个名字,叫做蘑菇。”

“用蕈来炖汤很好的。”

“还有一些蕈……单独煎烤一下也好香,也好吃,待会看看还有没有那样的蕈!”

“咦,快看,快看,那里有一个好大的鸟窝,师姐,快看……有一个很大的鸟窝。”

“不知道有没有鸟蛋,若是有的话,今儿就可多一道菜了。”

“那棵树上……已经生长着一些白色蕈了,可惜不能吃。”

“师尊,您有什么想吃的?待会我和师姐去找一下食材!”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