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秦时小说家 / 章节正文阅读

第二五七二章 紫色明月(3 / 3)

作品:《秦时小说家

“帝国如今施行法道,我道如何行之?”

一人叹道。

“法道。”

“儒道。”

“这个天下需要儒道,需要礼。”

“诸夏虽大,以礼匡之,法道虽妙,儒家也有独到之处,数百年来,儒中有法,法中有儒。”

“天下之民,需要儒道,给于教化。”

“臣服!”

“小圣贤庄需要臣服。”

“那也是帝国给于我们的选择。”

伏念看将过去。

“掌门。”

“真的要将那些人交出去?”

“那些人中,有些人并没有什么大的过错,果然交出去,后果难料。”

一人不忍。

傅阳之事,牵涉很多,帝国那边一直没有动静,正因没有动静,才是最大的动静。

儒家需要主动。

需要主动将事情处理。

如何处理?

将人交出去!

生死不由人!

“礼!”

“入了儒家,当守礼!”

“那些人的一些作为违背了礼,自要有惩罚。”

“儒家!”

“是一个做学问、讲道论道的地方,传道受业的地方,非杂乱之事汇聚之地。”

“唯有如此,儒家才会长久的传承下去。”

那些人是儒家之人,心非儒家之心。

做事不为儒家考虑,不为大局考虑,需要付出违背礼的代价,伏念看向那人,平静道。

“掌门。”

“果如此,小圣贤庄当声名有损。”

一人不甘。

“声名为何有损?”

伏念反问。

“倘若儒家臣服于帝国,岂非一切操持于帝国之手,那个时候的小圣贤庄还是小圣贤庄。”

那人细细道。

“小圣贤庄在帝国之内,当受帝国管辖!”

“诸子百家,不为拘束,皆凋零。”

“小圣贤庄在帝国管辖,儒道却非如此,那是儒家的根基,帝国若是操持手中,也是幸事。”

伏念应语。

“掌门。”

“经此事,怕是会有许多弟子出走。”

又一人警示。

“他们为何出走?”

伏念再次反问。

“儒、法不相容!”

那人沉思,给于答桉。

“因此而走,无碍。”

伏念摇摇头。

“仁礼臣服于霸道!”

“自此,非仁礼也。”

一人有言。

“儒者,内圣外王,成其道。”

“霸道,也是仁礼。”

“何以仁礼臣服于霸道?”

伏念摇摇头。

“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一人再语。

“威武不能屈,仁礼之心坚守。”

“仁礼之心未丢,何以屈服?”

伏念摇摇头。

“……”

“……”

一时间,一言一语,一问一应不绝。

“始皇帝陛下东巡。”

“是一个机会!”

“儒家,不属于诸国任何一家,儒者,是秉承仁礼之心的人。”

“帝国立下,儒家需要寻求机会。”

许久。

伏念自蒲团起身,与列之人皆起身。

今日论事的结果,最开始就说了。

诸子百家。

都要有抉择。

墨家、农家那样的抉择。

还是主动融入其中,寻求儒家显盛之机。

小圣贤庄立于齐鲁百年,许多人许多事多棘手,历经此事,削减一些枝干也是时机。

大浪淘沙,儒家需要洗练本源。

儒家需要新生。

尽管……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