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八十九章 妥协(2 / 3)

作品:《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庸主?

昏君?

这等评价,耶律隆绪如何能接受?

不过,冷静下来之后,耶律隆绪反而露出思索之色。

这和萧孝先的预料完全不同。

耶律隆绪没有直接否定,而是开始考量其中的得失。

已经损失了近十万兵马的契丹,再也无法接受任何损失。

人,又不是麦子,割了一茬,明年立马就长出来了。

一名合格的骑兵,培养起来并不容易。

十万兵马的损失,已然令契丹伤筋动骨,没个五年八年,怕是缓不过来劲。

另外,即便缓过劲来,在没有破解雷火弹之前,契丹也不敢轻启战端。

这次的教训太过惨痛!

这一夜,武功殿的烛火亮了一整夜,耶律隆绪心中的愤怒就像那燃烧的烛火,一夜都没有平息。

换源app】

晨光微亮。

彻夜未眠的耶律隆绪,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割地一事,他认了!

但规模必须有所限制!

高粱河一线是他的底线!

超过此河,一分他都不会让。

当然。

底限是底限,不到最后绝不亮出底牌,具体该怎么谈,就交给萧孝先去负责。

如果萧孝先能够谈好,回来之后,加官进爵,那是必然的。

若是谈的不好,逼近了底限,待他回来,往后的朝局也就没有这人了。

耶律隆绪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么就立刻将消息传到汴梁。

大宋能等,他能等,前线的大军可等不了。

片刻后,一匹快马从皇城西掖门狂奔而出,一路沿着御道,向着外城疾行而去。

由于速度太快,一路上倒是闹得鸡飞狗跳。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及时传讯,才是最重要的。

……

……

……

几日后。

汴梁。

南熏门外,范仲淹定定的站在城门口,望着巍峨的外城城墙,他的思绪不由飘到了大中祥符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