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起航1992 / 章节正文阅读

第941章 商量着来(2 / 2)

作品:《起航1992

这样的好事上哪儿找去?

当然,这一切都不是白给的,但相比于秦川汽车需要付出的代价,大家一直觉得如果华腾工业集团能够说话算话,给秦川汽车一款年产5万辆一辆的微型轿车,将来形成年产15万辆各型汽车的能力,同时还能够帮秦川汽车形成自己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生产能力,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陕省方面都是赚大发了。

很快,陕省方面在“要不要与华腾工业集团合作?”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合作!必须合作!

但接下来,在讨论是否将秦川汽车托管给华腾工业集团这件事上,大家发生了很大的分歧……

某位工业口的老同志首先发表了意见:“托管式可以的,华腾集团发展的这么好,咱们可以在这个托管的过程当中向华腾集团多多学习人家的先进管理方法和经验嘛,但至于具体的托管方式,我认为有待商榷,至少华腾集团提出来的这种托管方式,我认为是有些不合适的,真的按照这种方式进行合作,秦川汽车算是咱们陕省的还是他们华腾集团的?”

这话一出来,立刻就得到了不少同志的附和与赞同……

“对对,牛老这话说的再合适不过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

“我觉得也是,再说了,如果秦川汽车真的完全是由华腾集团说了算,秦川汽车现在的那些领导干部怎么安排?同志们也是为秦川汽车的发展流过血、流过汗的,就这么把他们撵走?这不是寒了同志们的心么……”

“说的是,再怎么样也不能寒了同志们的心……”

…………

同志们议论纷纷,领导们则听的时而眉开眼笑,时而眉头紧皱。

不过这一番讨论下来,领导们对于同志们的心态也基本上有数了,大致上可以概括为:与华腾工业集团合作?这个当然是可以的;但直接将秦川汽车按照华腾工业集团的要求托管给他们?那是想都不要想。

至于反对的声音如此激烈的原因,领导们的心里更是心知肚明——在场的很多同志,与秦川汽车的利益纠葛太深了。

看了一眼正激烈讨论的众人,李向红低声向马晓军问道:“晓军同志,对于大家的想法,你怎么看?”

“啊?”

马晓军显然是没想到领导会在这个时候问自己,愣一下才说道:“我觉得挺好的,大家畅所欲言,能够将自己心中的想法说出来,这就是好事。”

李向红多精明的人啊,立刻就抓住了马晓军话语中的关键点,立刻说道:“这么说来,你不看好大家的想法?”

马晓军犹豫了一下,正要说话,就听李向红低声说道:“给我说实话,你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下子,马晓军就不能不老实回答了,他叹了口气,低声道:“我觉得大家有些过于乐观的了,”

说完,马晓军再次压低了声音对李向红说道:“乐观一点是好的,咱们的条件虽然艰苦,但也不至于对人卑躬屈膝,但我发现一些同志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有些过于一厢情愿,只想着咱们要怎么怎么样、提什么什么样的条件,却没想过一点,凭什么啊?人家华腾集团又不是拿着钱找不到地方话,凭什么答应……嗯,咱们的这些条件?”

也不怪马晓军有这样的感慨,因为就这么一会儿,已经有人提议请华腾工业集团给秦川汽车援建一个发动机工厂了。

虽然这个提议听上去就极其的荒谬,大家也都知道不可能,但问题在于,当陕省方面的同志提出这样的要求的时候,本身就说明了这位同志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当然,虽然马晓军心里并不看好这些同志的想法,但也没办法站出来表示反对,原因么也很简单:你马晓军的屁股是坐哪边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华腾集团和张起航不大可能答应,但万一呢?

再说了,试试总没有问题,就算他张起航不乐意,可大家讨价还价么,你开出个什么样的条件,我跟着讨价还价一番,最终经过一番拉锯,大家达成一个彼此差不多都能够接受的协议……大家做生意、谈合作不都是这么谈的吗?

而马晓军作为陕省的同志,尽管凭借着这段时间与张起航打交道的经验,心里很清楚张起航不可能同意这些条件或者要求,但既然他是陕省的同志,就不能坐歪了屁股。

听马晓军这么说,李向红没有说话,而是默默的点了点头。

而与此同时,张起航接到了冯国庆老爷子打来的电话。

在电话里,冯老爷子开心的对张起航说道:“张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空军的审核小组已经完成了对咱们集团“D-30KP-2发动机升级位D-30KP-3技术方案”的审核,认为这套方案可以大幅度提升D-30KP-2发动机的性能,对这套方案予以支持和肯定,并且要求咱们尽快掌握D-30KP-2发动机的大修和生产制造工作……”

尽管张起航早就知道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但这一刻,不等冯老爷子把话说完,张起航就已经激动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