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338 珠江口炮声隆隆,多米诺骨牌倒塌的连锁反应,谁都跑不掉!(1 / 4)

作品:《大清话事人

“一周2盎司的茶叶,可以使冰冷冷的晚餐变的热气腾腾。”

“一杯香气四溢的红茶,可以甜腻的小蛋糕更加美味。”

自从1699年,撒克逊人第一次从广州采购了6吨茶叶开始。整个欧洲就再也离不开这种神奇的饮料。

到了1777年,清帝国官方渠道出口的茶叶数量就超过了3000万斤。

走私渠道数量无法统计,想来应不低于这个数字。

在广州十三行,正常年份每百斤(1担)茶叶的采购价格为12两。而如今已经涨到了离谱的42两!

从洋商到行商到普通民众,都十分诧异。

……

喝茶,俨然成为了奢侈行为。

然而即便如此,属于各国的东印度公司商人们依旧在不停的采购茶叶。

因为有利可图!

洋商无所不用其极,将茶叶梗甚至一些树叶都混杂进去。特供欧洲的底层民众,只要喝不死人就行了。

法律意识极其淡薄,良心更是不存在的。

历史就是这样,新闻也是旧事。

自从猿人开始了直立走路,人和人,本质上就没有什么区别。

总的来说,18世纪是一个万物竞发,生机勃勃,野性浪漫的时代。

……

而广东十三行的行商和晋商联盟的第1次谈判也正式开始。

屋内烟雾缭绕,丫鬟们像花蝴蝶一样来回穿梭,倒茶点烟。

这屋里的20几人,全部身家加起来能抵得上清廷10年的岁入。

“你们都下去吧。”

“是。”

清空下人后,这些身穿黑色绸袍、头戴黑色瓜皮帽,手上戒指少则2个多则5個的老家伙们火力全开。

“你们山西人也太黑了。茶叶全部攥在手里,惜售是吧?哄抬价格是吧?”

“你们广东人就不黑?海贸的渠道全拿在手里。一边卖官茶,一边搞走私。这2年,你们老广挣银子都挣麻了吧?”

“你们那些高价丝高价茶,只有鬼佬才吃的下。谈不拢就耗,耗到你们的茶叶烂掉,生丝烂掉。”

“耗呗,谁先撑不住谁是孙子。咱山西人旁的不敢说,就是家底子厚,大不了回家再挖3个地窖。”

“老抠!”

“扑街!”

……

一阵看似无意义,但是很有必要的言语攻击之后。

两边的大佬,

各自站起身,装作温和状:

“哎,何必这样动刀动枪的呢。大家都是自己人嘛,闹翻了让鬼佬们看笑话。”

“在商言商,都坐下来好好谈。争取共赢嘛。”

见己方大佬出面了,负责冲锋陷阵的小角色们立马停止了人身攻击,坐下来悠然喝茶品尝点心。

日升昌南方区域的三掌柜张二河,是山西太原人。

望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叉烧包、虾饺、肠粉、干蒸烧卖、牛肉丸等~

心里嘀咕着:

“广东人真是败家,把面食做出这么多花样。搞的这么花哨,最后不还是下肚嘛。”

鄙视归鄙视,不影响筷子来回穿梭。

每样来一个,尝尝这鸟味。嗯,还不错。

吃完了再喝一口绿茶,肚子里十分惬意。

突然一抬头,看见对面同顺行的吴掌柜,似笑非笑望着自己。

双方默默的在肚子里咒骂对方:

“穷讲究!”

“土包子!”

……

不出意外,这一次谈判没有结果。

双方遗憾的各自离开,回去后就是各自磋商,然后通过中间人再次沟通。

晋商想在海贸这块肥肉上分一杯羹,参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