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清话事人 / 章节正文阅读

327 皇家海军可伸出援手,炮击舟山吴军!(1 / 2)

作品:《大清话事人

舟山群岛,东面海域。

一支庞大的船队北上,其中包括12艘撒克逊船只和2艘广东水师的外洋战船。

旗舰“朴茨茅斯”号甲板上,

广州将军富敏,脸色凝重的望着西侧岛屿上腾起的黑烟。

这是清廷在舟山群岛的一处据点,朱家尖镇!

如今吴军终于腾出手,从宁波府陆上调来了2个营的步兵开始扫荡舟山群岛,步骤是先削枝叶,再砍断树干。

逐步清理掉舟山群岛周围的多处清军汛兵,然后才围攻定海县城以及周围的晓峰岭炮台。

……

马嘎尔尼拉开千里镜,仔细瞭望。

他见到了震撼的一幕,叛军身穿酷似欧式军服,三五成群的追逐。

不时有人单膝跪地射击。

隔着好几海里,几乎听不见枪声,但是从射击的节奏来看,他可以判断是燧发枪。

而且士兵的素质不错!

一支地方叛军竟有如此实力。

那大清帝国的精锐国防军,该是何等的威武雄壮。

他忽略了被叛军追杀的嗷嗷叫的那些手持大刀片的家伙,本能的认为这些是大清帝国的鱼腩部队。

根据情报,大清帝国军事的精华在北方!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骑兵集群,重步兵集群,还有火器军。他们的防御重点在北方,在西北!

除了征缅之战,清国皇帝曾短暂的将精锐调至南方,其余时间都驻守在帝国的西北边境。

大清帝国幅员辽阔,皇帝一时间顾不过来。倘若假以时日,一定能消灭这些叛军。

不知不觉当中,马嘎尔尼也成了清吹。

……

他带着翻译洪任辉走到广州将军富敏身边,低声问道:

“阁下,皇家海军可以炮击西侧岛屿叛军。”

富敏神色大变,好似见了鬼一般,厉声拒绝:

“不可,绝对不可。我大清的内务无需夷人插手。区区江南逆匪,朝廷尽起大兵围剿,胜利只在旦夕之间。”

马嘎尔尼听了洪任辉的翻译,默默的弯腰行礼后离开了。

以他三一学院、加殖民地事务的经历来看,这位傲慢的八旗将军是对的。

同等境遇,

撒克逊王国也会拒绝这种“友好、敏感”的军事援助。

船队继续逆风航行。

富敏对于船速颇感惊讶,但是出于一种莫名的天朝心态,他未曾开口打听其中奥秘。

如果他主动打听的话,撒克逊水手一定会详细的解释的。

因为,使团上下都有一种心态。

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的科技实力,渴望得到大清帝国的认可和尊重,摆脱蛮夷的印象。

经常和广州方面打交道的东印度公司商人都知道,清帝国十分傲慢,把除了藩属国之外的一切国度,都统称为“蛮夷”——野蛮的夷国。

马嘎尔尼自然也有所耳闻,对此感觉莫名的悲愤。

撒克逊王国一向傲慢的称呼那些殖民地土著为“类人生物”,如今这份傲慢遇上敌手了~

气,抖,冷!

……

初春季节,依旧是减弱后的偏北风。

撒克逊水手们高超的控帆技术,“之”字型走位,让船队的航行速度远远超过富敏的预期。

他虽略有心惊,却也没有因此就高看一眼。

活不下去的蛮夷才航海,满世界的做生意。我大清富有四海,自给自足,不需要出海。

按照事先安排,

船队在江苏海州港停泊,补充给养。

若是没有李郁起兵搞事的话,原本是应该在宁波港或者崇明岛补给!

多走了1000里,船上的淡水和食物已经所剩无已。

望见陆地和码头上的人群时,

撒克逊水手们都热烈的冲到船舷,挥舞着一切可以顺手够得着的帽子衣物,表达狂喜。

岸上,

海州知州小声嘀咕了一句:

“蛮夷真是不稳重。”

一旁的师爷附和道:

“东翁说的是,就和上门来打秋风的穷亲戚一回事。”

知州笑道:

“汝之比喻,甚妙。”

……

鄙视归鄙视,欢迎还是要隆重的。

这不是给蛮夷面子,而是表达对皇上的忠诚。

马嘎尔尼以及使团高级成员,正在一脸震惊的听洪任辉报那封长长的礼单。

他突然脱口而出:

“太多了,食物吃不掉也会腐烂的。”

海州知州,终于找到了秀优越的机会,笑道:

“贵使不必推辞,我大清物产丰富,这算啥?不过是九牛一毛上的毛尖尖。”

此话一出,富敏颔首表示赞许。

洪任辉淡定的翻译过来,以他对清廷的了解,这都是日常操作。

理论上讲,

他是撒克逊王国几百万国民当中,最了解清廷的那个人,没有之一。

次日,

船队正常起航,望着岸边乌泱泱绵延数里,伸长了脖子的人群。

马嘎尔尼忍不住问道:

“他们在看什么?”

使团的物资总管,斯当东感慨道:

“这让我想起了伦敦动物园,人们在好奇的围观猴子。”

马嘎尔尼张了张嘴,终究是一句话也没说出来。

……

一路无言,10天抵达大沽口外海面。

津门总兵调动了30余艘大小战船,以及全部陆上兵丁严阵以待,既是欢迎,也是戒备。

这是遵照乾隆的指示。

不得不说,弘历这老小子确实看问题挺透彻,装哔归装哔,可丝毫不影响他认清欧洲殖民者的本质。

遇弱国则枪炮杀戮,作威作福。

遇天朝则小心翼翼,妄图通过商业赚取利润,更有狂妄之传教想法。

一艘小船,载着津门知府和总兵。

在绳缆的帮助下,攀上了旗舰“朴茨茅斯号”。

“皇上有口谕,撒克逊使团不畏海波,万里朝贡。朕深感欣慰,着船队在大沽口停泊,使团暂许3人登岸。其余人若无通知,暂不得下船。”

洪任辉翻译完毕,

马嘎尔尼和斯当东目瞪口呆,深感意外。

“朝贡?不不,清撒两国是平等的,友好的,我们不是大清的藩国,何来的朝贡?”

津门知府不悦,当即驳斥道:

“若不是朝贡,你们带这么多礼物干嘛?”

一番辩论,眼看气氛有些紧张。

洪任辉作为翻译,赶紧打圆场:

“汉语和英语的语境理解不同,这只是一点小小的误会。可以先搁置争议,后面慢慢谈。”

津门知府这才欣慰的点点头,觉得这个蛮夷颇为顺眼。

……

使团船队,分两处停泊。

有心人都注意到了,4艘战舰的泊位恰好处于炮台之下。

而另外8艘商船则是停泊在几里外的民用码头。

撒克逊水手并无不满,因为这些异国人实在是给的太多了。

牛20头,羊120只,猪200头,鸡鸭鹅200只,水果100筐,蔬菜100筐,酒水300坛~

甚至连干净的衣物,木炭都考虑到了。

另外,所有水手皆赐银20两,绸2匹。

水手们天天在甲板上狂欢,吃的满嘴流油,喝的醉醺醺。甚至,还有划着小船来揽客的女支女。